NEWS最新消息

2018/09/25 「你說什麼?」 經常性反問恐怕聽力有問題

55歲的黃姓女工程師,經常在吵雜的工地監工,過去5年來常因為聽不清楚,不斷要求同事「再講一次」,回到家後也因為音樂放太大聲被鄰居投訴,她越想越不對,赴醫檢查確診為「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」,經配戴助聽器矯正後才獲得改善。

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田輝勣指出,黃女從事工程相關行業,經常代表同事至現場監工,往往一待就是一整天,筋疲力竭回家後,則喜歡聽古典樂放鬆身心,但漸漸地,她發現自己經常聽錯同事表達的意思,別人從背後喊她打招呼也沒反應,甚至將家中音響開得很大聲,影響到鄰居,好友私下提醒她「該去檢查耳朵」。

田輝勣指出,一般人大概自40至50歲開始,因耳朵的內耳毛細胞漸漸萎縮,聽力就會開始下降,加上患者長期處於高風險工作環境,更會加速聽力衰退,使她聽不到高頻的聲音,導致嚴重影響生活。

他說,造成聽力損失的原因百百種,大致可分為遺傳、疾病、暴露於噪音中、老化等,聽損除了會使生理層面的聽覺清晰度、語言接收、聆聽專注度、身體平衡與體力等大受影響外,心理層面的衝擊還包括情緒、認知、自信心、人際互動等,甚至有研究指出聽力損失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。

因黃女的症狀並無法透過藥物及手術治療,且「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」是不可逆的,需透過助聽器矯正,每天配戴時間約6至8小時,可於洗澡、睡覺時取下,經矯正後,黃小姐不但能聽到細微的蟲鳴鳥叫,也活得更有自信,人際關係改善許多。

田輝勣建議,平時可多觀察親友的生活習慣,即可看出聽力是否有退化的現象,而有聽損疑慮的民眾,應至耳鼻喉科看診及接受各項聽力檢查,經由醫師綜合評估聽力檢查結果後,決定是否需要助聽器的輔助介入,才能有效改善聽損者的聽能及生活品質。
 

2018-09-04 08:42聯合報 記者黃寅╱即時報導
轉載自:https://health.udn.com/health/story/5969/3347218